脂溢性皮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医案分享桑菊饮合四妙丸治疗荨麻疹医案 [复制链接]

1#

患者吴某,男,73岁,以“全身起红色风团伴痒2月余”为主诉就诊我院中医皮肤科。

初诊

日期:年4月11日

现症:风团以下半身多见,瘙痒多在晚间7~8点出现,偶有口干。

查体:腰臀部、大腿内侧见淡红色风团及抓痕,划痕症(+),舌边尖红苔薄*,右脉滑左脉沉细。

诊断:慢性荨麻疹

处方:桑菊饮合四妙丸加减

桑叶10g菊花10g桔梗10g苦杏仁10g

芦根15g苍术10g*柏6g生薏苡仁20g

川牛膝8g生白术10g茯苓10g生地*10g

炒枳实8g白鲜皮15g炙甘草4g

7剂日1剂

复诊

日期:年4月17日

现症明显好转,几乎没有新发风团,夜间偶痒。

查体:双下肢抓痕已结痂,舌红苔薄*,右脉滑,左脉沉细。

效不更方,守上方7剂,予以巩固治疗。

按语

中医称荨麻疹为“瘾疹”,俗称“风疹块”。其发病是由于素体禀赋不耐,外加六淫之气的侵袭,或饮食不慎、七情内伤、气血脏腑功能失调所致。本例患者虽年老,但体质尚健壮,四诊合参,辩证属风湿热蕴结中下焦。治以疏散风热,清利湿热,处方桑菊饮合四妙丸加减。四妙丸清利下焦湿热,效专力宏,皮肤科临床常用于治疗下肢湿疹、丹*等疾病。桑菊饮中桑叶、菊花配伍桔梗、苦杏仁开宣肺气、疏风清热,寓提壶揭盖之意,促进湿热邪气下泄。方中白术、茯苓健脾祛湿,生地*、枳实清肝健脾,白鲜皮祛风止痒。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之效。

作者简介

李胜男,中医皮肤科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

擅长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带状疱疹、湿疹、皮肤瘙痒症、脂溢性皮炎、结节性痒疹等。

中医皮肤科简介

福州市皮肤病防治院中医皮肤科,是具有传统中医特色的皮肤专科,是福州市唯一的中西医结合皮肤病重点专科和福州市乃至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医药特色服务示范基地。科室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以突出中医特色、提高医疗质量及临床疗效为核心。治疗方法上采用中药内服和中医外治并举,积极发挥中医特色,开展中医特色疗法20余种,在解决皮肤常见病、多发病方面突显优势,形成了规范化的皮肤病中医诊疗技术和品牌效应。

优势病种:痤疮、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湿疹、荨麻疹、面部皮炎、白癜风、*褐斑、痒疹、银屑病、神经性皮炎、手足癣等。

特色技术:火针疗法、放血疗法、拔罐走罐疗法、毫针针刺、面针治疗、滚针疗法、刮痧疗法、耳穴压豆、中药塌渍、穴位贴敷、中药熏蒸、艾灸、梅花针、粉刺去除术、拨经治疗、小儿推拿等。

扫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