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考虑将中石油暂入冷宫
说起中石油,中国股市的所有投资者,不管手里有没有这个股票,都有一肚子苦水要倒。在最近一轮跌破重要支撑位2245点的关键时刻,中石油的加速下跌对这个关键点位的摧毁,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9月11日,中石油再创10.60元的新低,与其去年11月上市时的最高价48.62元相比,跌幅已近80%。在中石油的下跌过程中,几乎没有出现过像样的反弹,投资者的损失极为惨重。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由于中石油是目前A股市场体量最为庞大的一个公司,对指数运行产生了其他公司望尘莫及的作用,在其上市以后,对大盘的下行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今年以来,尽管市场管理部门不断发出维稳呼声,但由于中石油的破位下行,这种维稳努力每每化为泡影,成为一次又一次对投资者的“忽悠”。投资者的损失在加大,管理部门的公信力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如果管理部门真的希望市场稳定,真的希望市场能够出现有效上升,以解股民于倒悬,那就必须正视中石油的问题。 像中石油这样受限于国家制定的价格管制*策的公司,是否应该上市,显然还是值得讨论的,因为既然它的产品价格没有实行完全的市场化,那就需要它为配合国家价格*策牺牲一部分企业利益,而这些牺牲最终是要由投资者来买单的,虽然国家可以给予其财*补贴,但这种补贴不可能完全填补其利润损失。但是,在去年当股市牛市气氛高涨的时候,管理部门的首要任务并不是像现在这样一心维稳,为了扑灭高涨的牛市,管理部门实际上是把中石油当作调控工具来使用的,用它的上市来给市场造成泰山压顶的感觉。终于,管理部门的目的达到了,随着它的上市,股市在经历了最后一阵疯狂之后很快走上熊市之途。这条熊市之途一直走到今天,当管理部门改变态度需要维稳的时候,却由于中石油的存在,加上其他因素的合力作用,变得困难重重了。 中石油进入A股市场以后,已经成为A股市场最大的“破坏者”。它被一些机构包装成“亚洲最赚钱石油公司”,在市场上造成了很大的欺骗性,以至发行价高企,在一些持有大量原始股筹码的保险公司等机构的操纵下,其首日价格更是疯狂,从此一路下行,不仅套牢了无数对它信任的投资者,而且带着大盘不断下行。中石油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并不能完全怪这家公司,因为它承担了不堪承受之重,被众多机构“始乱终弃”。分析师们曾经认为国际油价疯涨是导致中石油股价下跌的一大原因,但最近一段时间国际油价出现了连续的大幅回落,中石油的股价却仍然一路下滑,可见分析师们的说法有点靠不住。中石油的市场表现,更多的还是市场自身的原因。中石油进入A股市场,固然圈到了一笔资金,但其代价却是企业形象遭受重大损失。其最终受害者,不仅仅是持有中石油股票的人,而是包括中国股市的全体投资者。 中石油屡创新低,已经成为股市维稳的一大障碍。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这需要管理部门拿出大勇气和大智慧。中石油的恶劣走势,已经可以归为一种异常表现。因此,管理层不妨采取非常措施,将其暂时停牌。这个主意可能让很多人不能接受,但是市场中又有什么超过了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性呢?将中石油暂时“打入冷宫”,在法律上并无障碍,上海证交所刚刚修订的《股票交易规则》就有规定,在“本所认为必要时”可以责令某一个股票停牌。 中石油在去年股市处于6100点高位的时候,已经“圆满完成”了打压股市的任务,现在应该让它为市场维稳作一点贡献。中石油暂时停牌,可以消除它对市场的过度影响,也能让管理部门有充足的时间想一想,该怎样处理这个庞然大物。